-
2022-2-22快乐南山 激情搜羽
-
2021-5-21点滴处,见担当 ---六安市羽毛球协会抗疫进行时
-
2020-12-18春天将至,未来已来
更多
资讯活动
羽球知识
第一节、握拍技术
有人曾作过这样的比喻:“羽毛球的球拍是选手手臂的延伸。”正确的握拍可使其与人的手有机地融为一体,选手可用这只“延长的手”随心所欲地迎击不同方向、不同速度的来球达到手与球拍之间完美的结合。羽毛球的握拍分为正手握拍和反手握拍。但对于一名高水平的选手来说,握拍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战中为了更好地控制球的落点,应视具体情况,因时、因地细微地调整握拍,但所有这些调整都是建立在正、反手两种基本握拍技术的基础上的。
一、握拍法
要点
A.从初学开始就要牢记基本要领。
B.击球点不准,就会影响到球的击出方向。
C.学打羽毛球,首先要掌握握拍的方法。
羽毛球的拍柄呈八角形。握拍的位置越靠上,打球时就越感到不方便,因此,应尽量靠后握拍。
握拍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东方式握拍法:
东方式握拍法是握拍时拍面与地面垂直。其方式与手握菜刀相似。这种握拍法是一种能够对付任何方向来球的通用型握法。东方式握拍法的特点是:有利于手腕用力,适合强攻,挥拍范围大,如果使用拍面的手法熟练的话,可方便地利用球拍的正反两面。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握拍法在打侧身球时比较容易,但对高球和低手球时则不是太灵活。因此,开始时还是先练习徒手的挥拍,然后从练习打慢球逐渐进人打快球比较好。在用东方式握拍法打球时,为了更好地将力量运用到球拍上,以及充分利用手腕的力量,手腕要弯向拇指一侧,使球拍靠近自己的身体。各个手指力量的分配,要以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拍柄,小指则要紧贴住拍柄。握拍时不要过于用力,但也不能不用力,否则挥拍时球拍会飞出手。这与用手握生鸡蛋的感觉很相近。随着技术的提高,只在击球的瞬间用力就可以了。
(二)、西方方式握拍法
这种握拍法实际上就是将球拍平放在地面上,然后从上面握起的握拍方法。
西方式握拍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好掌握。看上去,用西方式握拍法打球,好像很轻松顺手,特别是打正面的来球和头顶上的球更合适些,但是,在打侧身球和高球时则不太有利。原因是用西方式握拍法不太容易正确地击到球,而且也不容易利用手腕的力量进行强打。
二、正手握拍技术(以下介绍的所有基本技术均以右手握拍者为例,左手持拍者则反之)
一切在身体右侧的正手正拍面击球及头顶后场击球都叫正手握拍法。正手握拍技术动作要领是:先用左手握住球拍的中部,使拍框与地面垂直。张开右手,使虎口对准拍柄斜棱上的第二条棱线,拇指和食指贴在拍柄两侧的宽面上,其余的三指自然握住拍柄。拍柄与掌心不要握紧,应留有空隙。握拍力度适宜,恰似握着一个鸡蛋,重则破损,轻则滑落。
三、反手握拍技术
一切在身体左侧的反手反拍面击球都用反手握拍法。反手握拍技术的动作要领是: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将球拍柄稍向外旋,拇指顶贴在拍柄第一斜棱旁的宽面上,也可将大拇指放在第一、二斜棱之间的小窄面上,食指稍向下靠。击球时,靠食指以后的三指紧握拍柄,同时拇指前顶发力击球。为了便于发力,掌心与拍柄间要留有充分的空隙。
* 常见的握拍错误
1、 握拍方法不固定。
2、 如同握拳头一样地将拍柄紧紧攥住。
3、 食指按在拍柄宽面的上部,而仅用其余四指攥住球拍。
* 学习步骤
1、 让握拍手自由转动拍柄后,按照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用肉眼观察由握拍手独立调整完成呈正手握拍动作或反手握拍动作。
2、 通过反复练习,逐渐过渡到不用肉眼观察,全凭手上的感觉便可完成正确握拍。
3、 在实战中,视来球的各种不同角度和方向,握拍手可自如地选择正手或反手握拍法击球,握拍力度应适宜。
第二节、发球技术
在羽毛球比赛中,任何一个球的竞技都始于发球,发球质量高,可有效地陷对手于被动,为得分创造条件,甚至可直接得分。就发球的姿势而言:有正手发球、反手发球之分。人们可视自己的习惯或战术的需要来选用正手或反手发球。一般情况下,单打中多采用正手发球(腕关节内旋运动),而在双打、混合双打中常用反手发球(腕关节外旋运动)。就球飞行的角度和距离而言:可将其分为后场高远球、后场平高球、后场平射球和网前小球四种。无论用何种方式发球,在把握好发球时机的同时,还要注意发球动作的隐蔽性、突变性、落点多样性等特点
要点:身体重心的移动、手臂的挥动和手腕的鞭击这几个动作的力量要协调,使得整个动作连贯协调,把身体各部分的力量通过球拍作用到球上。
一、正手发球技术
正手发球是在身体的右侧采用正拍面击球的一种发球方式,在实战中被广泛采用。正手发球可根据不同的战术需要发出不同的球,如后场高远球、后场平高球、后场平射球和网前小球等不同弧度的球。
(一)、正手发后场高远球
正手发后场高远球是用正手握拍法,以正拍面将球击得又高又远,球飞行到对方的端线上空后突然改变其方向,呈垂直了落至端线(底线)附近的一种发球,由于球处于对方端线,可有效地调动对方并削弱其进攻的威力。在单打中这种发球被普遍采用。
正手发后场高远球的技术动作要领:
1、准备姿势:发球站位视各人的习惯选择在场地中场附近。两脚自然分开,左脚在前,脚尖对网,右脚在后,脚尖稍向右侧,重心放在右脚上;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夹持住羽毛球中部,自然抬举干胸前方;右手正手握拍自然屈时举至身体的右后侧,呈发球前的准备姿势。
2、击球动作持球手松开,使球自然下落,右手持拍臂自下而上沿半弧形做回环引拍动作,同时开始转体,当拍挥至身体右侧前下方击球点上的瞬间,前臂迅速内旋带动手腕闪动展腕发力,用正拍面将球击出,身体重心随转体动作逐渐由右脚移至左脚上。
3、击球后的动作身体重心完全移至左脚上,持拍手随击球动作完成后的自然惯性向左上方挥动。在发球的过程中,双脚均不能离开地面或移动。
(二)、正手发后场平高球
正手发后场平高球是用正手握拍法,以正拍面击出飞行弧度较发后场高远球低的一种发球。球飞行的高度以对方跳起无法拦截为佳。由于球飞行弧度不高,速度相对就快,是单打战术中具有一定进攻性的发球。双打中若与发网前小球配合使用,则可以增加对方接发球的难度。
正手发后场平高球的技术动作要领:
1、准备姿势与挥拍动作和击球后的动作均与正手发后场高远球相同。
2、击球时以小臂带动手腕发力为主,拍面与地面的夹角小于45度,向前推进击球。
(三)、正手发后场平射球
正手发后场平射球是用正手握拍,以正拍面击出飞行弧度较正手发后场平高球还要低的一种发球。球的飞行弧度几乎是擦网而过,直射对方后场。由于速度极快,故突击性很强,是单、双打中发球抢攻战术常用的一种发球。在比赛中,在发球方有准备而接发球方无准备的情况下,这种发球以它的快速、突变,立即陷于接发球方于被动。
正手发后场平射球的技术动作要领:
准备姿势及击球后的动作均同正手发后场高远球,引拍动作较发后场高远球要小一些。 击球时,拍面仰角较小,前臂内旋带动手腕快速闪动向前击球。击球点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可争取略高一些。
(四)、正手发网前小球
正手发网前小球是用正手握拍以正拍面击球,使球轻轻擦网而过,落在对方前发球线附近的一种发球。由于它的飞行弧度低,距离短,可以有效地限制对方直接进行强有力的进攻,是单、双打中较常见的一种发球。
正手发网前小球的技术动作要领:准备姿势、引拍动作和发球后的动作与正手发后场高远球相似。击球时握拍保持放松,靠手指控制力量。手腕收腕发力,用斜拍面往前推送击球,使球轻轻擦网而过,落人对方前发球区。
二、反手发球技术
反手发球技术是在身体的左前方用反拍面击球的一种发球方式。同正手发球技术一样,用反手同样能发出各种不同弧度的球;与正手发球所不同的是,反手发球时动作的力臂距离相对要小,发球时对球的控制力更强,加之反手发球动作更具一致性、隐蔽性和突然性,因此在比赛中,尤其是在双打比赛中被广泛采用。在实战中,发球方根据双打战术的特点和需要,常以发反手后场平高球、后场平射球和网前小球为主。
(一)、反手发后场平高球
用反手握拍,以反拍面击出同正手发后场平高球飞行弧度一样的球,称为反手发后场平高球。反手发后场平高球的技术动作要领:
1、准备姿势站位靠近前发球线,右脚在前,左脚尖侧后点地,重心放在右脚上。左手拇、中、食指握住球的羽毛处,置于腹前;右手弯时稍向上提起,用反手握拍,以反拍面将球拍自然置于腹前持球手的后面,两眼正视前方,呈发球前的准备姿势。
2、击球动作左手放球的同时,持拍手前臂内旋,带动手腕展腕由后向前作回环半弧形挥动,击球时屈指收腕发力,反拍面向前上方将球击出。
3、击球后的动作以制动动作结束发力,并注意将握拍姿势迅速调整为正手握拍。
(二)、反手发后场平射球
用反手握拍,以反拍面发出与正手发后场平射球同样飞行弧度的球,称为反手发后场平射球。反手发后场平射球的技术动作要领:与反手发后场平高球动作相同,击球时,尽可能地提高击球点,利用拇指的顶力,拍面与地面呈近似于90度角迅速向前推进击球。
(三)、反手发网前小球
用反手握拍,以反拍面击出与正手发网前小球飞行弧度一样的球,称为反手发网前小球,反手发网前小球的技术动作要领:准备姿势、引拍动作和击球后的动作均与反手发后场平高球相同。击球时靠手腕和手指控制发球的力量,以斜拍面向前轻轻推送切击球托,使球尽可能低的沿网上方飞过并落入对方前发球线内。
* 常见错误
1、正手发后场高远球时,击球点在右肩下方,以肘为轴,前臂提拉屈腕发力击球。
2、掌握不好球与拍之间的时空关系,造成击球不准。
3、击球过程中,身体重心没有随身体的转动,动作不协调,影响击球发力。
4、发球过程中双脚出现任何形式的脚步移动。
* 练习步骤
首先学习正手发后场高远球。依照先分解后连贯、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按照技术动作的要领做挥拍练习,直至熟练。
用绳拴住球,选择适当的高度将球固定吊好,反复做发球挥拍击球动作练习,体会球与拍之间的距离感觉及前臂内旋带动手腕由伸腕到展腕的发力过程。
持拍面对墙壁做发球练习,在做该项练习时,既要照顾到击球的准确性,同时还要兼顾到击球动作的正确性。
初练步法时,首先徒手按照各种步法点动作要领,一步一步分解后进行练习。这一阶段主要是体会出脚步的顺序及击球前最后的姿势。
2、综合步法练习
在熟练地掌握各单个步法点基础上,再将几个单个步法组合起来进行全场性点综合步法练习。初学者进行综合步法练习,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固定移动路线的步法练习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固定移动路线上,熟悉各个单个步法的跑动路线。如:从中心位置开始,先后退至正手底线,然后回到中心位置,再上右网前,接着再回到中心位置,如此循环等等。
不固定移动路线的步法练习
在熟练地掌握了各个固定方向的移动步法之后,就可进行不固定方向的全场移动练习了。练习者可随心所欲地在全场范围内进行步法练习。练习者也可在场外指挥者点指示下进行综合步法练习:指挥者指向网前区,练习者以上网步法进至网前;指挥者指向后场,练习者以后退步法退至后场。在进行不固定移动路线步法练习时应注意:不论是自练还是按场外指导指示练习都要避免惯性机械地移动步子,而应多做一些无规律点重复跑动,这样才能与实战结合起来。
回击多球的步法练习
陪练者将多球先后发往练习者点前后左右场区,迫使练习者运用各种步法移动去迎击来球。此练习方法既可练步子又可练手法,练习密度大,实际效果好。
第四节、各种类型的打法
羽毛球的打法是指根据各个具体人的技术情况、身体素质、思想意志等条件而培养形成的各自不同的打法类型;战术则是指根据对手的技术、打法、体力和思想意志等因素所采取的争取比赛胜利的一种对策。打法与战术虽不能等同,但相互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打法和战术的基础是技术,而技术的不断发展,又能促进打法和战术的更新和提高。
初学者在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技术之后,就应了解一些羽毛球的打法和简单战术,并能找出一些适合自己特点的打法,掌握一些在比赛中运用的战术原则。现简单介绍如下:
各种类型的打法
单打、双打均有各自的打法,两者并不相同。
(一)单打打法
1、压后场底线
这是一种以高球压对方后场底线,迫使对方后退,然后寻找机会以大力扣杀或吊网前空当争取得分的打法。这是初学者必须学会的基本打法。运用这种打法对付后退步子较慢或基本技术掌握较差的对手是十分有效的。应当注意:压后场时,不论是高远球还是平高球,都要压得狠、压得低,如果压后场软绵无力且达不到底线,则易遭受对方的攻击,致使这种打法失效。
2、打四方球
以高球或吊球准确地将球击到对方场区的四个场角,调动对方前后左右跑动,打乱其阵脚,在对方来不及回中心位置或回球质量较差的对手较为有效。它要求运动员本身有较强的控制球能力和快速、灵活的步子,及较强进攻能力。
3、快拉快吊
以平高球快压对方后场两底角,配合快吊网前两角,吸引对方上网。以网前搓球、勾对角球结合推后场底线,迫使对方疲于奔命、被动回球,从而为本方创造中后场大力扣杀或网上扑杀机会。这是一种积极主动、快速进攻的打法。它要求运动员有较全面的攻守技术,且手法准确熟练、步子快速灵活。
4、后场下压
本方在后场扣杀对方击来的高远球,结合吊球,迫使对方被动挡网前球,这时可趁机主动快速上网搓、推球,创造机会,再以重杀或劈杀解决战斗。这是一种全攻型的打法,具有先发制人、快速凶狠等特点。它要求运动员体力好、连续大力扣杀的能力强、脚步移动快而积极。
5、攻前场战术
对网前技术较差的对手,可运用此战术先将其吸引到网前,然后再攻击其后场。采用此战术,自己首先要有较好的网前击球技术。
6、打四方球战术
若对手步子较慢、体力较差、技术不全面,可以快速准确的落点攻击对方场区的四个角落,寻找机会向空当进攻。此战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打落点,逼迫对方前后奔跑、被动应付,并在其回球质量下降或露出破绽时乘虚而入而攻之。
7、杀、吊上网战术
对对手打来的后场高球,本方先以杀球配合吊球把球下压,落点选在场区的两条边线附近,致使对手被动回球。若对手回网前球时,本方迅速上网搓球、勾对角球或平推球,创造在中场大力扣杀的机会。这种战术必须能很好控制杀、吊球的落点,在使对方被动回球时,才能主动迅速上网。
8、打对角线战术
对付身体灵活性差、转体较慢的对手,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守,均应以打对角线球为主。这样,对方回因移动困难而被动,为我方创造进攻机会。
9、防守反击战术
在对方主动进攻、我方被动防守时,我方可高质量地接杀挡网;或抓住对方攻杀力量减弱,或落点不好之机会,以平抽底线球还击对方后场,扭转被动局面,并进行反击。
(二)双打战术
双打比赛不仅仅是竞赛双方在技术、战术、体力上的较量,同时也是双打同伴相互配合程度的较量。因此,在学习双打战术之前,首先要了解两人之间站位形式上的配合。
一般情况下,有两人一前一后站位和两人分边(左、右)站位两种形式。一前一后站位即在后场的人分管后半场的球,站在前场的人则负责后半场的球。这种站位形式有利于进攻,而不利于防守。所以,一般在本方进攻时多采用此站法。分边站位多在防守时采用,这样,各人分管半边场地,在防守时就没有什么空当了。 站位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在比赛中随着进攻与防守之间的不断转换而变化。现举两例,简单加以说明:
例一:进攻转防守时两人之间的配合。
甲方A队员在后场杀对角线,乙方一队员将球挡至网前;
甲方B队员由于封网不及,被动上网挑高球,然后退至左半场,
A队员迅速从后场移至右半场,呈分边站位准备防守。
例二:防守转进攻时两人之间的配合。
甲方A队员将对方杀球挡至网前,对方被动挑后场;
甲方B队员迅速从中场移至后场进攻,
而A队员则移至网前准备封网,呈前后站位。
双打轮转站位多在配对选手水平相差不大时采用。如果技术水平悬殊较大,则水平好者固定站在后场,他除了主要负责后半场的来球之外,同时还兼顾中场附近或前场的球。在混双打中,这种前后固定站位形式是较普遍的(男队员站后场,女队员站前场)。
总之,双打比赛对配对之间各方面的要求较高,其配合的方法也较多,初学者要通过实战的练习,才能逐步掌握其规律。
下面简单介绍双打的战术:
1、攻人战术
集中攻击对方中有明显弱点的人,并伺机攻击另一人因素忽而露出的空当,或对此人偷袭。双打比赛中的配对选手的技术,一般总有一人好,另一人稍差些。即便两人水平相差不多,但若能集中力量攻击其中一人,也可给其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使其出现失误。
2、攻中路战术
当对方分边站位防守时,将球攻击对方两人的中间;当对方前后站位时,可将球下压或平推两边半场。这样可使对方防守时互相争抢或互让而出现失误。
3、攻后场战术
对方扣杀能力差,本方可采用平高球、推平球、接杀挑底线,把对方一人紧逼在底线两角移动。当对方被动还击时,则抓住机会大力扣杀。如另一对手后退支援时,即可攻网前空当。
4、后攻前封战术
当本方处于主动进攻前后站位时,站在后场的队员见高球就杀或吊网前球,迫使对方接球挡网前,这为本方前场队员创造了封网扑杀机会。前场队员要积极封锁网前,迫使对方被动挑高球。一旦对手挑高球达不到后场,就为本方创造了再进攻的机会。
5、防守反攻战术
在防守中寻找反攻的机会,以便摆脱困境,转被动为主动。例如:挑底线高球,即不论对方从哪里进攻,本方都应设法把球跳到进攻者的另一边底线。如对方正手后场攻直线,就挑对角线,如对方攻对角就挑直线。这是一种较容易争得主动的防守战术,在女子双打中运用更为有效。时机有利,即可运用反抽或挡网前回击对方的杀球,从守中反攻,争得主动权。运用此战术时,要注意挑高球一定要挑到底线,否则将会出现对方连续攻杀而本方无力反击的局面。
第五节如何运用战术?
在羽毛球比赛中,如何正确地运用战术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者是运用得当,可使自己牢牢地掌握场上的主动权,相反,错误的战术则使自己处处被动。当然,在双方技术水平悬殊太大时,再合理的战术也无济于事。只有在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战术才能起到决定的作用。正确运用战术时7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知己知彼
知己知彼是制定战术的依据。如了解到对方的网前技术较差,那么对付他的主要战术应当是攻前场;对手的身体灵活性较差,那就多运用打对角线战术。知己知彼,还有一层意思,即了解对方短处、己方之长处的同时,了解对方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以制定出避实就虚、扬长避短的战术。
(二)以我为主
不论运用哪种战术,都要坚持以我为主的打法。以我为主即比赛时坚持赛前所制定的战术,而不能因比赛中出现了一二次失误即刻就盲目地改变战术。另外,以我为主还应在比赛中坚持自己的打法特点。因为每位选手的打法特点是经过各方面的选择后和在长期的练习中形成的,不能轻易更改,否则必将失去自身的优势。
(三)随机应变
球类比赛场上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为此,对战术的运用也必须有应变的能力。在比赛中,选手除了要坚持既定的战术之外,还要不断地检验战术的效果。如在比赛时频频得手,打得很顺当,就应当将战术坚持下去,如双方僵持不下或本方比分落后,本方应尽快找出原因,改变对策,制定新的战术。例如,本方原以打网前球为主,交手后对方主动靠前站位保护前场,这时,本方就应一改初衷,去压对方的后场。再如,本方原施行打杀、吊上网为主的战术,面对出色的防守,就不妨改用打四方球战术,以准确的落点来调动对方的站位,使其被动后,再实施进攻战术;当自身的特长打法北对方所遏制时,本方可以辅助打法去摆脱对方,使其战术失效。总之,根据临场情况随机应变,才能保证在比赛中经常处于主动地位。
有人曾作过这样的比喻:“羽毛球的球拍是选手手臂的延伸。”正确的握拍可使其与人的手有机地融为一体,选手可用这只“延长的手”随心所欲地迎击不同方向、不同速度的来球达到手与球拍之间完美的结合。羽毛球的握拍分为正手握拍和反手握拍。但对于一名高水平的选手来说,握拍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战中为了更好地控制球的落点,应视具体情况,因时、因地细微地调整握拍,但所有这些调整都是建立在正、反手两种基本握拍技术的基础上的。
一、握拍法
要点
A.从初学开始就要牢记基本要领。
B.击球点不准,就会影响到球的击出方向。
C.学打羽毛球,首先要掌握握拍的方法。
羽毛球的拍柄呈八角形。握拍的位置越靠上,打球时就越感到不方便,因此,应尽量靠后握拍。
握拍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东方式握拍法:
东方式握拍法是握拍时拍面与地面垂直。其方式与手握菜刀相似。这种握拍法是一种能够对付任何方向来球的通用型握法。东方式握拍法的特点是:有利于手腕用力,适合强攻,挥拍范围大,如果使用拍面的手法熟练的话,可方便地利用球拍的正反两面。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握拍法在打侧身球时比较容易,但对高球和低手球时则不是太灵活。因此,开始时还是先练习徒手的挥拍,然后从练习打慢球逐渐进人打快球比较好。在用东方式握拍法打球时,为了更好地将力量运用到球拍上,以及充分利用手腕的力量,手腕要弯向拇指一侧,使球拍靠近自己的身体。各个手指力量的分配,要以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拍柄,小指则要紧贴住拍柄。握拍时不要过于用力,但也不能不用力,否则挥拍时球拍会飞出手。这与用手握生鸡蛋的感觉很相近。随着技术的提高,只在击球的瞬间用力就可以了。
(二)、西方方式握拍法
这种握拍法实际上就是将球拍平放在地面上,然后从上面握起的握拍方法。
西方式握拍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好掌握。看上去,用西方式握拍法打球,好像很轻松顺手,特别是打正面的来球和头顶上的球更合适些,但是,在打侧身球和高球时则不太有利。原因是用西方式握拍法不太容易正确地击到球,而且也不容易利用手腕的力量进行强打。
二、正手握拍技术(以下介绍的所有基本技术均以右手握拍者为例,左手持拍者则反之)
一切在身体右侧的正手正拍面击球及头顶后场击球都叫正手握拍法。正手握拍技术动作要领是:先用左手握住球拍的中部,使拍框与地面垂直。张开右手,使虎口对准拍柄斜棱上的第二条棱线,拇指和食指贴在拍柄两侧的宽面上,其余的三指自然握住拍柄。拍柄与掌心不要握紧,应留有空隙。握拍力度适宜,恰似握着一个鸡蛋,重则破损,轻则滑落。
三、反手握拍技术
一切在身体左侧的反手反拍面击球都用反手握拍法。反手握拍技术的动作要领是: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将球拍柄稍向外旋,拇指顶贴在拍柄第一斜棱旁的宽面上,也可将大拇指放在第一、二斜棱之间的小窄面上,食指稍向下靠。击球时,靠食指以后的三指紧握拍柄,同时拇指前顶发力击球。为了便于发力,掌心与拍柄间要留有充分的空隙。
* 常见的握拍错误
1、 握拍方法不固定。
2、 如同握拳头一样地将拍柄紧紧攥住。
3、 食指按在拍柄宽面的上部,而仅用其余四指攥住球拍。
* 学习步骤
1、 让握拍手自由转动拍柄后,按照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用肉眼观察由握拍手独立调整完成呈正手握拍动作或反手握拍动作。
2、 通过反复练习,逐渐过渡到不用肉眼观察,全凭手上的感觉便可完成正确握拍。
3、 在实战中,视来球的各种不同角度和方向,握拍手可自如地选择正手或反手握拍法击球,握拍力度应适宜。
第二节、发球技术
在羽毛球比赛中,任何一个球的竞技都始于发球,发球质量高,可有效地陷对手于被动,为得分创造条件,甚至可直接得分。就发球的姿势而言:有正手发球、反手发球之分。人们可视自己的习惯或战术的需要来选用正手或反手发球。一般情况下,单打中多采用正手发球(腕关节内旋运动),而在双打、混合双打中常用反手发球(腕关节外旋运动)。就球飞行的角度和距离而言:可将其分为后场高远球、后场平高球、后场平射球和网前小球四种。无论用何种方式发球,在把握好发球时机的同时,还要注意发球动作的隐蔽性、突变性、落点多样性等特点
要点:身体重心的移动、手臂的挥动和手腕的鞭击这几个动作的力量要协调,使得整个动作连贯协调,把身体各部分的力量通过球拍作用到球上。
一、正手发球技术
正手发球是在身体的右侧采用正拍面击球的一种发球方式,在实战中被广泛采用。正手发球可根据不同的战术需要发出不同的球,如后场高远球、后场平高球、后场平射球和网前小球等不同弧度的球。
(一)、正手发后场高远球
正手发后场高远球是用正手握拍法,以正拍面将球击得又高又远,球飞行到对方的端线上空后突然改变其方向,呈垂直了落至端线(底线)附近的一种发球,由于球处于对方端线,可有效地调动对方并削弱其进攻的威力。在单打中这种发球被普遍采用。
正手发后场高远球的技术动作要领:
1、准备姿势:发球站位视各人的习惯选择在场地中场附近。两脚自然分开,左脚在前,脚尖对网,右脚在后,脚尖稍向右侧,重心放在右脚上;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夹持住羽毛球中部,自然抬举干胸前方;右手正手握拍自然屈时举至身体的右后侧,呈发球前的准备姿势。
2、击球动作持球手松开,使球自然下落,右手持拍臂自下而上沿半弧形做回环引拍动作,同时开始转体,当拍挥至身体右侧前下方击球点上的瞬间,前臂迅速内旋带动手腕闪动展腕发力,用正拍面将球击出,身体重心随转体动作逐渐由右脚移至左脚上。
3、击球后的动作身体重心完全移至左脚上,持拍手随击球动作完成后的自然惯性向左上方挥动。在发球的过程中,双脚均不能离开地面或移动。
(二)、正手发后场平高球
正手发后场平高球是用正手握拍法,以正拍面击出飞行弧度较发后场高远球低的一种发球。球飞行的高度以对方跳起无法拦截为佳。由于球飞行弧度不高,速度相对就快,是单打战术中具有一定进攻性的发球。双打中若与发网前小球配合使用,则可以增加对方接发球的难度。
正手发后场平高球的技术动作要领:
1、准备姿势与挥拍动作和击球后的动作均与正手发后场高远球相同。
2、击球时以小臂带动手腕发力为主,拍面与地面的夹角小于45度,向前推进击球。
(三)、正手发后场平射球
正手发后场平射球是用正手握拍,以正拍面击出飞行弧度较正手发后场平高球还要低的一种发球。球的飞行弧度几乎是擦网而过,直射对方后场。由于速度极快,故突击性很强,是单、双打中发球抢攻战术常用的一种发球。在比赛中,在发球方有准备而接发球方无准备的情况下,这种发球以它的快速、突变,立即陷于接发球方于被动。
正手发后场平射球的技术动作要领:
准备姿势及击球后的动作均同正手发后场高远球,引拍动作较发后场高远球要小一些。 击球时,拍面仰角较小,前臂内旋带动手腕快速闪动向前击球。击球点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可争取略高一些。
(四)、正手发网前小球
正手发网前小球是用正手握拍以正拍面击球,使球轻轻擦网而过,落在对方前发球线附近的一种发球。由于它的飞行弧度低,距离短,可以有效地限制对方直接进行强有力的进攻,是单、双打中较常见的一种发球。
正手发网前小球的技术动作要领:准备姿势、引拍动作和发球后的动作与正手发后场高远球相似。击球时握拍保持放松,靠手指控制力量。手腕收腕发力,用斜拍面往前推送击球,使球轻轻擦网而过,落人对方前发球区。
二、反手发球技术
反手发球技术是在身体的左前方用反拍面击球的一种发球方式。同正手发球技术一样,用反手同样能发出各种不同弧度的球;与正手发球所不同的是,反手发球时动作的力臂距离相对要小,发球时对球的控制力更强,加之反手发球动作更具一致性、隐蔽性和突然性,因此在比赛中,尤其是在双打比赛中被广泛采用。在实战中,发球方根据双打战术的特点和需要,常以发反手后场平高球、后场平射球和网前小球为主。
(一)、反手发后场平高球
用反手握拍,以反拍面击出同正手发后场平高球飞行弧度一样的球,称为反手发后场平高球。反手发后场平高球的技术动作要领:
1、准备姿势站位靠近前发球线,右脚在前,左脚尖侧后点地,重心放在右脚上。左手拇、中、食指握住球的羽毛处,置于腹前;右手弯时稍向上提起,用反手握拍,以反拍面将球拍自然置于腹前持球手的后面,两眼正视前方,呈发球前的准备姿势。
2、击球动作左手放球的同时,持拍手前臂内旋,带动手腕展腕由后向前作回环半弧形挥动,击球时屈指收腕发力,反拍面向前上方将球击出。
3、击球后的动作以制动动作结束发力,并注意将握拍姿势迅速调整为正手握拍。
(二)、反手发后场平射球
用反手握拍,以反拍面发出与正手发后场平射球同样飞行弧度的球,称为反手发后场平射球。反手发后场平射球的技术动作要领:与反手发后场平高球动作相同,击球时,尽可能地提高击球点,利用拇指的顶力,拍面与地面呈近似于90度角迅速向前推进击球。
(三)、反手发网前小球
用反手握拍,以反拍面击出与正手发网前小球飞行弧度一样的球,称为反手发网前小球,反手发网前小球的技术动作要领:准备姿势、引拍动作和击球后的动作均与反手发后场平高球相同。击球时靠手腕和手指控制发球的力量,以斜拍面向前轻轻推送切击球托,使球尽可能低的沿网上方飞过并落入对方前发球线内。
* 常见错误
1、正手发后场高远球时,击球点在右肩下方,以肘为轴,前臂提拉屈腕发力击球。
2、掌握不好球与拍之间的时空关系,造成击球不准。
3、击球过程中,身体重心没有随身体的转动,动作不协调,影响击球发力。
4、发球过程中双脚出现任何形式的脚步移动。
* 练习步骤
首先学习正手发后场高远球。依照先分解后连贯、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按照技术动作的要领做挥拍练习,直至熟练。
用绳拴住球,选择适当的高度将球固定吊好,反复做发球挥拍击球动作练习,体会球与拍之间的距离感觉及前臂内旋带动手腕由伸腕到展腕的发力过程。
持拍面对墙壁做发球练习,在做该项练习时,既要照顾到击球的准确性,同时还要兼顾到击球动作的正确性。
在场地上练习发球,重点注意发球的落点。
第三节、步法练习
初练步法时,首先徒手按照各种步法点动作要领,一步一步分解后进行练习。这一阶段主要是体会出脚步的顺序及击球前最后的姿势。
2、综合步法练习
在熟练地掌握各单个步法点基础上,再将几个单个步法组合起来进行全场性点综合步法练习。初学者进行综合步法练习,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固定移动路线的步法练习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固定移动路线上,熟悉各个单个步法的跑动路线。如:从中心位置开始,先后退至正手底线,然后回到中心位置,再上右网前,接着再回到中心位置,如此循环等等。
不固定移动路线的步法练习
在熟练地掌握了各个固定方向的移动步法之后,就可进行不固定方向的全场移动练习了。练习者可随心所欲地在全场范围内进行步法练习。练习者也可在场外指挥者点指示下进行综合步法练习:指挥者指向网前区,练习者以上网步法进至网前;指挥者指向后场,练习者以后退步法退至后场。在进行不固定移动路线步法练习时应注意:不论是自练还是按场外指导指示练习都要避免惯性机械地移动步子,而应多做一些无规律点重复跑动,这样才能与实战结合起来。
回击多球的步法练习
陪练者将多球先后发往练习者点前后左右场区,迫使练习者运用各种步法移动去迎击来球。此练习方法既可练步子又可练手法,练习密度大,实际效果好。
第四节、各种类型的打法
羽毛球的打法是指根据各个具体人的技术情况、身体素质、思想意志等条件而培养形成的各自不同的打法类型;战术则是指根据对手的技术、打法、体力和思想意志等因素所采取的争取比赛胜利的一种对策。打法与战术虽不能等同,但相互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打法和战术的基础是技术,而技术的不断发展,又能促进打法和战术的更新和提高。
初学者在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技术之后,就应了解一些羽毛球的打法和简单战术,并能找出一些适合自己特点的打法,掌握一些在比赛中运用的战术原则。现简单介绍如下:
各种类型的打法
单打、双打均有各自的打法,两者并不相同。
(一)单打打法
1、压后场底线
这是一种以高球压对方后场底线,迫使对方后退,然后寻找机会以大力扣杀或吊网前空当争取得分的打法。这是初学者必须学会的基本打法。运用这种打法对付后退步子较慢或基本技术掌握较差的对手是十分有效的。应当注意:压后场时,不论是高远球还是平高球,都要压得狠、压得低,如果压后场软绵无力且达不到底线,则易遭受对方的攻击,致使这种打法失效。
2、打四方球
以高球或吊球准确地将球击到对方场区的四个场角,调动对方前后左右跑动,打乱其阵脚,在对方来不及回中心位置或回球质量较差的对手较为有效。它要求运动员本身有较强的控制球能力和快速、灵活的步子,及较强进攻能力。
3、快拉快吊
以平高球快压对方后场两底角,配合快吊网前两角,吸引对方上网。以网前搓球、勾对角球结合推后场底线,迫使对方疲于奔命、被动回球,从而为本方创造中后场大力扣杀或网上扑杀机会。这是一种积极主动、快速进攻的打法。它要求运动员有较全面的攻守技术,且手法准确熟练、步子快速灵活。
4、后场下压
本方在后场扣杀对方击来的高远球,结合吊球,迫使对方被动挡网前球,这时可趁机主动快速上网搓、推球,创造机会,再以重杀或劈杀解决战斗。这是一种全攻型的打法,具有先发制人、快速凶狠等特点。它要求运动员体力好、连续大力扣杀的能力强、脚步移动快而积极。
5、攻前场战术
对网前技术较差的对手,可运用此战术先将其吸引到网前,然后再攻击其后场。采用此战术,自己首先要有较好的网前击球技术。
6、打四方球战术
若对手步子较慢、体力较差、技术不全面,可以快速准确的落点攻击对方场区的四个角落,寻找机会向空当进攻。此战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打落点,逼迫对方前后奔跑、被动应付,并在其回球质量下降或露出破绽时乘虚而入而攻之。
7、杀、吊上网战术
对对手打来的后场高球,本方先以杀球配合吊球把球下压,落点选在场区的两条边线附近,致使对手被动回球。若对手回网前球时,本方迅速上网搓球、勾对角球或平推球,创造在中场大力扣杀的机会。这种战术必须能很好控制杀、吊球的落点,在使对方被动回球时,才能主动迅速上网。
8、打对角线战术
对付身体灵活性差、转体较慢的对手,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守,均应以打对角线球为主。这样,对方回因移动困难而被动,为我方创造进攻机会。
9、防守反击战术
在对方主动进攻、我方被动防守时,我方可高质量地接杀挡网;或抓住对方攻杀力量减弱,或落点不好之机会,以平抽底线球还击对方后场,扭转被动局面,并进行反击。
(二)双打战术
双打比赛不仅仅是竞赛双方在技术、战术、体力上的较量,同时也是双打同伴相互配合程度的较量。因此,在学习双打战术之前,首先要了解两人之间站位形式上的配合。
一般情况下,有两人一前一后站位和两人分边(左、右)站位两种形式。一前一后站位即在后场的人分管后半场的球,站在前场的人则负责后半场的球。这种站位形式有利于进攻,而不利于防守。所以,一般在本方进攻时多采用此站法。分边站位多在防守时采用,这样,各人分管半边场地,在防守时就没有什么空当了。 站位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在比赛中随着进攻与防守之间的不断转换而变化。现举两例,简单加以说明:
例一:进攻转防守时两人之间的配合。
甲方A队员在后场杀对角线,乙方一队员将球挡至网前;
甲方B队员由于封网不及,被动上网挑高球,然后退至左半场,
A队员迅速从后场移至右半场,呈分边站位准备防守。
例二:防守转进攻时两人之间的配合。
甲方A队员将对方杀球挡至网前,对方被动挑后场;
甲方B队员迅速从中场移至后场进攻,
而A队员则移至网前准备封网,呈前后站位。
双打轮转站位多在配对选手水平相差不大时采用。如果技术水平悬殊较大,则水平好者固定站在后场,他除了主要负责后半场的来球之外,同时还兼顾中场附近或前场的球。在混双打中,这种前后固定站位形式是较普遍的(男队员站后场,女队员站前场)。
总之,双打比赛对配对之间各方面的要求较高,其配合的方法也较多,初学者要通过实战的练习,才能逐步掌握其规律。
下面简单介绍双打的战术:
1、攻人战术
集中攻击对方中有明显弱点的人,并伺机攻击另一人因素忽而露出的空当,或对此人偷袭。双打比赛中的配对选手的技术,一般总有一人好,另一人稍差些。即便两人水平相差不多,但若能集中力量攻击其中一人,也可给其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使其出现失误。
2、攻中路战术
当对方分边站位防守时,将球攻击对方两人的中间;当对方前后站位时,可将球下压或平推两边半场。这样可使对方防守时互相争抢或互让而出现失误。
3、攻后场战术
对方扣杀能力差,本方可采用平高球、推平球、接杀挑底线,把对方一人紧逼在底线两角移动。当对方被动还击时,则抓住机会大力扣杀。如另一对手后退支援时,即可攻网前空当。
4、后攻前封战术
当本方处于主动进攻前后站位时,站在后场的队员见高球就杀或吊网前球,迫使对方接球挡网前,这为本方前场队员创造了封网扑杀机会。前场队员要积极封锁网前,迫使对方被动挑高球。一旦对手挑高球达不到后场,就为本方创造了再进攻的机会。
5、防守反攻战术
在防守中寻找反攻的机会,以便摆脱困境,转被动为主动。例如:挑底线高球,即不论对方从哪里进攻,本方都应设法把球跳到进攻者的另一边底线。如对方正手后场攻直线,就挑对角线,如对方攻对角就挑直线。这是一种较容易争得主动的防守战术,在女子双打中运用更为有效。时机有利,即可运用反抽或挡网前回击对方的杀球,从守中反攻,争得主动权。运用此战术时,要注意挑高球一定要挑到底线,否则将会出现对方连续攻杀而本方无力反击的局面。
第五节如何运用战术?
在羽毛球比赛中,如何正确地运用战术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者是运用得当,可使自己牢牢地掌握场上的主动权,相反,错误的战术则使自己处处被动。当然,在双方技术水平悬殊太大时,再合理的战术也无济于事。只有在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战术才能起到决定的作用。正确运用战术时7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知己知彼
知己知彼是制定战术的依据。如了解到对方的网前技术较差,那么对付他的主要战术应当是攻前场;对手的身体灵活性较差,那就多运用打对角线战术。知己知彼,还有一层意思,即了解对方短处、己方之长处的同时,了解对方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以制定出避实就虚、扬长避短的战术。
(二)以我为主
不论运用哪种战术,都要坚持以我为主的打法。以我为主即比赛时坚持赛前所制定的战术,而不能因比赛中出现了一二次失误即刻就盲目地改变战术。另外,以我为主还应在比赛中坚持自己的打法特点。因为每位选手的打法特点是经过各方面的选择后和在长期的练习中形成的,不能轻易更改,否则必将失去自身的优势。
(三)随机应变
球类比赛场上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为此,对战术的运用也必须有应变的能力。在比赛中,选手除了要坚持既定的战术之外,还要不断地检验战术的效果。如在比赛时频频得手,打得很顺当,就应当将战术坚持下去,如双方僵持不下或本方比分落后,本方应尽快找出原因,改变对策,制定新的战术。例如,本方原以打网前球为主,交手后对方主动靠前站位保护前场,这时,本方就应一改初衷,去压对方的后场。再如,本方原施行打杀、吊上网为主的战术,面对出色的防守,就不妨改用打四方球战术,以准确的落点来调动对方的站位,使其被动后,再实施进攻战术;当自身的特长打法北对方所遏制时,本方可以辅助打法去摆脱对方,使其战术失效。总之,根据临场情况随机应变,才能保证在比赛中经常处于主动地位。
- 下一个:羽毛球技术--反手高远球